贝店生死录:母婴生意不好赚,贝贝网转战社群电商?

本文来自连线家,任何软件始于社交,盛于沟通,衰于鸡汤,亡于电商。

7月26日,拼多多在质疑和嘲讽声中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但不过一周时间,就因“山寨假货”、“低价”等问题陷入股票暴跌,甚至濒临破发的漩涡中。

1536025888-timg-(1)

无独有偶,在母婴圈内同样也有以“社交电商”作为商业模式的平台,那就是依托贝贝网在母婴市场深耕多年积累的流量起家的贝店。上线3个月,贝店日订单量突破百万,今年3月更是在移动AppTOP1000排行榜月活增幅TOP20榜单中,月活环比增长133.37%。与此同时,贝店也成为了朋友圈中的常客,这也不由让人猜测:贝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拼多多?于是,笔者对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访。

分享经济下的bug

据公开资料显示,贝店是贝贝集团基于“无社群不电商”的理念,全新推出的社交电商APP。以“自用省钱,分享赚钱”为运营模式,宣传称开贝店相当于开一家自己的网上超市,但是无需担心囤货,也不用担心货源,因为贝店采用自营+品牌直供的模式,与数万个源头品牌直接合作,由贝店统一采购、统一发货、统一服务。让妈妈用得安心的同时,在家还能躺着赚钱。

并且在官网中还明确指出贝贝创始团队来自阿里巴巴,企业先后获得IDG资本、高榕资本、今日资本、新天域资本、北极光等数亿美金的风险投资。

2018090401511924

这么多资本企业与数亿的风险投资,还有一堆的成功案例,让贝店看起来既能赚,又安全。但深究其商业模式,“自用省钱,分享赚钱”背后恐有深意。

不是拼多多,而是下一个云集微店?

据悉,在贝店想要赚钱有两种方法,首先消费者只要在“店主专区”消费满398元,就可以在贝店拥有获取佣金和邀约新店奖励金的权利。随后每卖出一笔商品就有佣金,不需要自己囤货和发货,其中销售店主专区商品可获25%奖励,自购或者销售其他商品可获10%~40%佣金。但实际上贝店作为社交电商平台,有部分人确实可以赚钱,他们或许是团队协作,或许是人脉广,但也有一些消费者不愿杀熟,只用来自购返钱,而那398元就是入会费。不得不说依靠着这398元,贝贝网确实获得了大批忠实粉丝,也带来了一部分潜在流量。

2018090401511938

除此之外,搜索贝店在不同渠道出现的不同邀请码,才是贝店最赚钱的生意。据相关资料显示,贝店店主通过邀请码招募一个新店店主,可获得100元佣金,而在招募20家新店立赚2000元佣金的同时,还能晋升为金牌店主。而金牌店主招募一家新店便可获得200元佣金,招募500家新店,可以晋升为贝店钻石店主,并且除了享受不同阶层带来的佣金和奖励外,邀请人还可以享受团队所有店主邀请新人与销售商品所带来的佣金。

从邀请新人的规则上来看,贝店店主的盈利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拉人头,发展下线,依靠团队销售额与邀新人的佣金。所以外界对贝店的议论声一直不绝于耳,大多称其就是拉人头赚钱,是传销。

2018090401512332

网络传销与传统传销的无二

而这也不禁让人想起,去年8月,浙江省工商局在“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实务公示会上,公布对“云集微店”APP的处罚结果——认定系网络传销,罚没958.41万元。

原来,参加者在云集微店同样也需缴费购买礼品套餐,才可以成为店主,并拥有邀新人获佣金的权利。店主购买东西时,对应的“导师”和“合伙人”均可以得到公司返还商品销售利润的15%。而店主邀请新店主加入消费后,所对应的“合伙人”和“导师”也可以获得返利。

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网络传销是继传统传销后更为隐秘的不公开的手段,它的得利方式同样是交纳会费(或说是享受产品),然后再拉人进入作为自己的下线,如此炮制,这种方式与传统传销没有本质的区别。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自用、分享赚取佣金作为电商平台绑住流量的一种方式可以接受,但若是以拉人头来赚佣金并发展多层级,那么贝店或许不是另一个拼多多,而是下一个云集微店。

商家日子不好过

此外,贝店将自己称为“社交版天猫”。贝店总经理表示,天猫与淘宝的关键区别在于品质的把控,贝店对供应商资质非常严格,一般要求是品牌商直接入驻,只有源头上跟这些已经有非常好的资质,也很爱惜羽毛的供应商合作,才有可能更好地服务供应商,而不是单纯的管控。

2018090401512388

但在今年7月仍有商家痛诉,贝店的佣金模式让其不得不将品牌退出平台。这位商家称,初来贝店为刺激店主分销,将佣金提到了20+%,也就是商家卖出1000块,店主就获得200+的佣金,值得注意的是佣金在商家遭到退款时不会影响佣金分发。所以在佣金的影响下,他遭到大量恶意刷单,以及因质量问题的退单。

然而,在他找贝店解决时,平台却将这些没有问题的产品贴上了“质量问题”的标签。除此以外,也有另一外商家称,贝店服务费要10%,佣金起底还要10%,并且要求定价比大平台要更便宜,导致商家的日子十分不好过。

由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贝店有两方面并没有做好:一是贝店自认为自己对品牌的挑选比天猫还要严格,然而商家的权益并没有得到保障。在确认质量问题时,没有认真审核敷衍了事,将商家反馈不放心上,同时也否认了自己挑选品牌的能力;二是佣金系统不完善,给消费者造就了一个真“躺赚”的机会。

如今有第三方数据显示,贝店现在有2000个品牌,20000个SKU。2018年其更是立下实现10000个品牌,以及100000个SKU的flag。能否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待商榷,但不得不提醒,在丰富SKU的前提上,贝店需要注意的是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要兼具挑选品牌商的眼光以及给予其相对的权益。

强制邀约制,客服不作为

2018090401512411

另外贝店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注册还有着强制性要求,必须要通过别人的邀请码才可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邀请码并非官方,而这都是为了那些团队以及个人,成为他人粉丝后,销售的每一笔都可以让邀约人获得一批奖励金。

但这也足以让那些团队和个人疯狂,无论知乎、贴吧、百度索引、微信公众号等各大平台渠道中,都有一群人在疯狂的推广着自己的邀请码,以及在面对质疑时疯狂地洗地,而这般拙劣宣传也让消费者厌烦不已。

2018090401512685

可更让人内心愤懑的是客服的不作为,一位店长分享链接给朋友购买,却因为商家长时间未发货,被平台系统自动关闭。对于此,店主三番五次询问为什么被砍单,客服都只有一句“非常抱歉,贝店给你申请5贝币的赔偿”。众所周知,店主靠“杀熟”来赚取佣金,可由于商家与平台系统的问题,导致店主一次又一次的失信,让分享出的每一条链接都成为了吊在友情、亲情上的一把刀,那么请问5贝币是否真能做到“钱能买到一切”?

“信任是社交电商的灵魂”,社交电商的用户群体之所以出现,并且可以作为资产存在,都是因为基于信任。如果利用信任关系来“杀熟”,是不懂社交电商的体现,玩得不好很容易引火自焚,导致人财两空。

2018090401512717

社交电商模式有待完善

现在被认定为未来颇具颠覆性的零售模式的社交电商,其实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颇具发展的趋势下,也有着不完美的地方。

第一,难管理。因为做分销的门槛不高,导致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乏有心之人,在高佣金面前,利用瑕疵、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然而让商家不挣反亏不说,更是让品牌蒙羞。

第二,个体收入成为贝店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微商作为社交电商元老级别的存在,也用实际发展说明,收入是能否支撑这些“店主”走下去的根本。在微商中有人挣钱,也肯定有人不挣钱。挣钱的人站在食物链顶端,晒着自己丰厚的收入,寻找那些“想发财”的人来做下线。殊不知,这都是来自顶端圈层的套路。

由于所售范围存在的圈层有限,加上不稳定的客流,导致微商一直都是金字塔模式,越往上收入越高,越往下由于收入低,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愿意自发成为裂变的一份子呢?

第三,对朋友的打扰。有句话说,任何软件始于社交,盛于沟通,衰于鸡汤,亡于电商。一个连电视广告都不想看的朋友,却要天天在本应该是与朋友保持亲密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最新状态的平台上,看你天天发推广信息。当朋友圈中叫卖声此起彼伏时,消费者的离开,还会让推广者留下吗?

如果说社交可以作为一种售卖渠道,那么社交与电商之间,“先社交,后电商”才是企业打开渠道的正确方式。

人已赞赏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