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爱德华兹·戴明说:“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
2023年5月5日,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基层医疗健康万里行川渝大会活动上,医家头条创始人包亚婷为与会嘉宾带来了《基层医疗渠道 行业数据分析》的精彩演讲。她用一组组数据,揭示出了基层医疗行业的现状和痛点,并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以下为她的演讲提炼,经过医家头条整理编辑:
- 中国有100万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包括30万家诊所,60万家农村乡镇卫生室,还有10万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四川有基层卫生医疗机构70671个,其中有民营医院1867个,诊所20563个,乡镇卫生院2799个。
- 52%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均就诊量低于20人次,患者流失严重。
- 基层诊所流失的患者中21.7%都去了三甲医院、公立医院,更多的患者去了互联网医院和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
- 基层诊所的6大症结所在:
一是医疗广告夸大宣传。医疗广告违法成本非常高的。仅仅在四川,每天都有1到2起因为医疗广告违法宣传被罚款2万—20万之间的案例在发生。
二是服务管理意识缺失。营养治疗必须回归到一线治疗,健康管理中心门店才能显示专业和服务的最大优势,这也是转型和服务的方向。
三是洞察患者心理缺失。很多诊所没有做到跟患者互动,医生与患者之间没有进行深度的沟通与交流。
四是专科造诣不够深。很多基层医生在专科深度挖掘上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但是他们忘记了这个步骤。只有术业才有专攻,当事情还没有做到极致的时候,往外拓展的时候很有可能使诊所走向一条死路。
五是领地意识太强。很多基层诊所医生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经常把自己的眼界放得太小了。归根结底,最终把自己干掉的绝对不是隔壁老王,而是外来新物种,或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六是学习创新能力弱。基层医生是临床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一个职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做的是拓展服务意识,拓展经营管理意识,拓展向外学习新玩儿法的意识,包括一些新技术的创新。
- 基层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四大问题:一是关于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关于规模化的需求;三是关于患者引流的需求;四是新生代新理念的需求。
- 对基层医生来说,需要诊所平台实现个人价值,要坚信任何人的创业情怀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应该为了减少患者病痛和苦难而努力,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 塑造品牌还是要看第三终端基层医疗。而反过来,基层医生需要的是专业,需要服务和临床造诣多维度的需求,需要很多品牌提供给他综合的解决方案,而并不仅仅只是产品的输送。这个综合解决方案的背后有专家资源,有学术资源,还有荣誉资源,还有针对基层医疗畅销的动销玩法资源,还有科研资源等等。
- 借鉴与破圈。很多母婴店、百强营养店主向营养调理转型之后,一年能够做一千万的生意,做的好的有五千万。所以母婴行业能够这样卖货,其实基层医疗行业应该更有优势,医生和患者的黏性要比母婴店主与顾客之间的黏性更强。
- 海明威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发展特别迅猛,包括互联网医疗、AI快速发展,生物医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基层医生更需要抱团取暖。分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中国基层医疗是一张蜘蛛网,它罗布在祖国山河人间的每个角落。当百姓无法触达到医疗顶端技术的时候,基层医生可以让“医者仁心”照进每个百姓的心田。基层医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