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导致粪便不由自主地排出体外。这种情况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便。
一、哪些原因会引起大便失禁呢?
1.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导致大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脊髓损伤、脑卒中、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会损害患者的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
2. 肛门括约肌损伤: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肉。如果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如手术、分娩、外伤等,就会导致肌肉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大便失禁。
3. 直肠炎症:直肠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它会导致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影响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导致大便失禁。
4. 其他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大便失禁,如肥胖、长期卧床不起、精神压力过大等。
二、大便失禁患者要进行哪些检查?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程度等,从而初步判断病情。
其次,通过直肠指检可以了解直肠黏膜的情况,以及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是否正常。还要进行结肠镜检查,因为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的可能性。
除以上检查之外,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医生会进行神经传导通路检查,以确定受损部位。
三、大便失禁该如何治疗?
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大便失禁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如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度用力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手术治疗:对于较严重的大便失禁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人工肛门括约肌植入、肛门紧缩术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善症状。
3.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由炎症引起的症状,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类药物、抗炎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炎症,从而改善症状。
4. 其他治疗:如物理治疗、按摩等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大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大便失禁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