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上“共享”大旗,原先只活跃于景区的“单车租赁”,似乎一夜间,就走进了千家万户。
但是,同样扯着“共享”大旗的“汽车租赁”,则有点“同姓不同命”,似乎不太火爆。
那么,制约名为“共享汽车”实为“互联网+汽车租赁”发展的瓶颈或障碍,到底有那些呢?
用户习惯未养成?使用场景单一?抑或还是其他。
一年时间,1000万辆车,1.2亿注册用户。
以ofo、摩拜等为代表的名为“共享单车”实为“互联网+单车租赁”的火爆程度,只能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不仅吸引了众多资本争相涌入,而且提供服务的平台或企业数量已接近40家,所覆盖的城市也早已达到数十个。
但是,同样顶着“共享”之名的“共享汽车”,似乎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其火爆程度远远不及共享单车。
同样是“代步”:民众对自行车和汽车的感觉差别巨大
打开窗户,探头一望,小区内停放满满的汽车,99%以上都是私家车,基本看不到“共享汽车”;与此同时,小区内停放的自行车,90%都是共享单车,不是ofo、就是摩拜或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私人拥有的自行车比例非常低。
不论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抑或是杭州等二线城市,大多数小区的情况都很类似。
而这恰是共享汽车远不及共享单车火爆的最佳写照。
那么,为什么都是“共享”,共享汽车远没有共享单车火爆呢?
最核心的莫过于单车和汽车对用户的价值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财富或地位的象征。这不仅是大多数用户对私人汽车的认知,更是大多数汽车厂商投放广告的目的所在。
而当下的自行车,对大多数用户来说,代步才是其最核心的价值。
因此,对于汽车和单车的持有心态,可谓完全不同,对汽车更多体现的是占有而非占用,对自行车更多体现的是占用而非占有。
简单说,大多数民众或家庭都希望拥有一辆汽车,但没有必须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想法。
这种用户认知心态自然会对共享汽车需求端的产生巨大影响,简单说,就是可能“需求不足”。
同样是“共享”:共享汽车投放规模、覆盖范围和租还方式存短板
除去用户对汽车和自行车在财产上的认知偏好不同外,虽然都顶着“共享”的旗号,但是,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在投放规模、覆盖范围和借还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差异。
首先,从投放规模来看,截止目前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已经破1000万辆,相当于每130个人就有一辆自行车可供租赁,这种高规模、强密度的投放,使得用户很容易在“附近”找到或看到共享单车。
其次,从覆盖范围来看,当前共享单车投放的区域集中在地铁、公交车站、商场、景点等区域,这些区域都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对于“短距离”出行的用户来说,不论是上下班通勤抑或是旅游、逛街等应用场景,共享单车投放的区域都能很好的满足相应人群的代步粗求。
最后,从借还方式来看,不论是ofo早期的机械密码锁,抑或是摩拜等推行的智能锁,其解锁上锁以及租还方式都很简单。
反观共享汽车,从投放规模来看,由于汽车单价较高,任何平台或企业都不敢轻易投放太多数量,投放量过少自然会影响到覆盖范围,使得民众或用户很难在“附近”发现可用车辆,进而影响用户的实际租赁行为。
此外,更重要的是,在租还方式方面,租车容易还车不便也是共享汽车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可以说,共享单车的“燎原之势”很大程度在于“随时随处可还”,而共享汽车受限于“停车位”,仅在部分城市或区域可做到“随处可还”。
因此,虽然“共享汽车”一如“共享单车”也被多方叫好,但实际情况是“不叫座”,更像是“一场秀”而不是“一道风景”。
简单说,不论是用户主观上对汽车的认知形态,还是客观上共享汽车运营存在的不足,都严重制约了这一“绿色经济”模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