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制服到界面,淘宝闪购有多少原创?
淘宝闪购,又一次被指“抄袭”。
近日,淘宝闪购发布了新款骑手制服,新制服因设计亮眼,登上了《福布斯》杂志封面。
但是很快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该制服与UU跑腿「疾风系列跑男工装」极其相似,评论区“太像了”“几乎雷同”等言论不绝如缕。
事件发酵后,UU跑腿官方发长文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文中着重强调两点:
- UU跑腿强调自己的制服发布于2023年,远早于淘宝闪购。
- 两款制服外观确实很相似。

UU跑腿官方通过对比发现,这两款制服色系结构高度相近、版型架构设计偏差率≤5%、功能细节也都采用了反光条分区布局与袖口透气网眼设计。
回应文章并没有明着指责淘宝闪购抄袭,但却意味深长地表示“好的创意与美学表达难免会出现偶然的‘撞车’”。
淘宝闪购暂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子弹可能还要再飞一会儿。
一、淘宝闪购有多少原创?
据《华律网》,判定服装设计是否抄袭的指标有四个:整体视觉效果、关键设计特征、接触可能性、创意程度对比。
没有专业机构介入,很难判定“借鉴”与“抄袭”的界限在哪里,UU跑腿目前来看也没有要诉诸法律手段的倾向,所以我们不能对此事妄下结论。
但是从吃瓜群众的角度看,这两种制服的外观确实高度相近,也难怪有网友评论称:“淘宝闪购这服装设计师确定不是从UU跑腿离职的?”
事实上,淘宝闪购并不是第一次被质疑“抄袭”。
据《中国企业家》,京东外卖业务的核心负责人郭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淘宝加码外卖的时间节点大概在“五一”前,比京东晚两个月左右;而且淘宝APP里的外卖入口设计,频道页面、营销形式,和京东基本一样。
对此,郭庆不无讽刺说:“淘宝的外卖团队确实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组织。”
郭庆的质疑其实不无道理,对比淘宝和京东的页面可以发现:
- 淘宝闪购和京东秒送都在首页的第三个标签页,顶部有搜索栏。
- 二者功能划分也类似,都有外卖、超市、买药和奶茶。
- 二者都对有补贴的餐品进行了单独分类,京东是“外卖百亿补贴”,淘宝闪购则是“官方补贴”。


所以直观上看,郭庆的质疑或许不无道理,并且淘宝闪购用补贴吸引客户,用外卖带动电商的打法也和京东大差不差。
甚至前一段热火朝天的“零元购”,也是美团先发起,淘宝后跟进。
整体上看,淘宝闪购原创内容可能并不多。
界面设计和补贴打法可能借鉴了京东。
骑手制服设计可能借鉴了UU跑腿。
甚至“淘宝闪购”这个名字,都可能是源自“美团闪购”。
淘宝闪购背靠阿里,资金雄厚,但大厂被月报和KPI牵引的高管可能天然不擅长创新,他们更擅长的是在模式跑通之后,批量复制,然后以效率制胜。
这样虽不能说完全有错,但是淘宝作为家喻户晓的电商巨头,如果过多地借鉴和复制,可能会显得有些掉价。
二、淘宝闪购何时回应?
关于上述“抄袭”质疑,淘宝闪购从始至终保持沉默,没有作出任何回复。
虽然沉默有时候可以消解矛盾,在当前的舆论环境里,沉默不一定是好事。
比如UU跑腿的声明其实很温和,并没有明着指责淘宝闪购,但经过网络发酵,最引人注目的新闻标题就成了“淘宝闪购新工装被指抄袭。”
时间越久,舆论就越可能朝着不利于淘宝的方向发展。
在这方面,小米做得就比较好。
小米SU7问世之后,很多人评价其外观很像保时捷Taycan,相似程度高到“遮住车标分不清是谁”。
对此,小米的反应是大大方方地承认,雷军甚至在发布会上公开致敬,他毫不掩饰地说:“保时捷是汽车设计的标杆,SU7的侧面致敬Taycan,尾部致敬帕拉梅拉。”
小米这样坦承,反而使批评声少了很多,有网友甚至评论“花20多万开‘保时捷’挺划算”。
互联网时代很讲究情绪价值,你越是遮遮掩掩,高高在上,用户就越容易觉得你有问题。
相反,如果你开诚布公,把所有事情都放在明面上,就算真有问题,可能也会有很多人觉得情有可原。
淘宝闪购在这个时候其实完全可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此事进行回应。
一方面显示自己的坦荡,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知道淘宝为外卖骑手升级了工作服。
毕竟,给外卖骑手升级装备是一件正向的事情,传播范围越广,知道的人越多,对淘宝闪购口碑形象越有利。
今年4月外卖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京东通过“品质堂食”和“给骑手交社保”两项策略获得了很多关注。
京东的“品质堂食”其实出了不少品质问题,甚至被监管部门点名,给骑手交社保其实也只是部分人有资格,并没有覆盖全体骑手。
但京东就是通过极具感染力的宣传,迅速占领道德制高点,赢得了很多支持。
相比之下,淘宝闪购在这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
比如,淘宝在7月初启动500亿的补贴计划,并且此次补贴全部由平台出资,无需商家让利。
这样的投入如果在京东那里,大概率会被大肆宣传,甚至成为“反内卷”的典型。
但是淘宝呢?宣传是宣传了,但大多数人可能都只记得“500亿”这个夺目的数字,无需商家让利这事儿知道的人并不多。
所以直到如今,在外卖大战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淘宝闪购,还是被很多人认为是在通过“内卷式竞争”压榨商家和骑手。
同样地,京东给骑手交社保举国瞩目,淘宝给骑手升级制服却声量寥寥,反而是质疑服装设计“抄袭”的声音热度更高。
现实如此,淘宝的公关部,是不是应该考虑换一换思路?
毕竟在互联网时代,沉默不一定是金。
免责声明:
请注意:本文分析源自公开披露资料(财报、公告等),作者不保证信息来源的充分性或最新状态。股市有风险,本金可能亏损,投资决策需极度谨慎! 本文所有观点仅为作者评论,绝非买卖建议。投资者必须依据自身情况独立研究、审慎判断,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