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柴油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去药店买药,买同一款药发现刷医保,竟然要比自费买更贵,而且还贵不少……
事实上,这不是错觉,而是真实存在的,在社交媒体上相关的吐槽可以说一时半会也翻不完。
到底能贵多少,这个基本看药店的黑心程度!比如有网友表示,自己去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该网友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
掐指一算,这价差高达44%!而离谱的是,这么大的价差,店员竟然脸不红,心不跳,理所应当的提醒用户,医保更贵哦!
还有网友表示,在杭州一家药店购买一款感冒药,刷医保的时候被告知价格是35元,觉得太贵就看了一眼电商平台的价格,显示只需要11.5元,刷医保竟然是自费的3.1倍,这你敢信……
类似的还有:“刚去药店买的药,网上6.5,药店医保20,要不是急着用,根本不会去药店”
也就是说,一款6.5元的药,用医保支付,竟然需要20元,医保一盒正常支付可以买三盒。
而像这样的案例,在社交媒体上检索相关关键词,真的是让“触目惊心”这个四个字一下子就具象化了。
今天一大早相关的话题也冲上热搜,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相同情况——部分药店买药刷医保比自费更贵。
比如有网友表示:“可不只是部分,绝大多数都要贵”“下一步就是自费价格要医保价格调到一样高”
还有网友表示:亲身经历,上个月,在某大药店刷医保买药,刷了600多。同样的药,这个月在镇卫生院,只需要两百多块钱。当时我就震惊了。
“买过一次,自费不超35,刷医保60”
“正常。去了先问你刷不刷医保。再推荐你买什么药。满满套路 ”“这都多少年了,你一天知道吗? ”
“建议去杭州查查吧,重灾区。随便一盒感冒药,刷医保都是天价 ”
“遇到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有一次去药店买个药,进店说了自己需要的药,然后问店员多少钱?店员说十四块多,我说那就拿这个吧!结果结账的时候我说刷医保,居然变成了24块!!!”
而显然,这样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了非常普遍的事情,而离谱的是,本来就暴利的药品,他们这是用医保硬生生的抠出了更多的利润,而这些利润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救命钱……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药店“阴阳价格”的情况并非个案,但目前尚无全国性的统计数据表明其普遍程度。
而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成本转嫁,医保结算周期长达1-3个月,且药店需支付2%-3%手续费。部分药店为缓解资金压力,将垫资成本加在医保药价上。
其次是非集采药药店可以自行定价,这导致零售环节对各种支付方式的优惠力度不同,导致价格差。
当然,以上原因,很难形成高达几倍的价差,那些价差离谱的情况,大概率存在价格欺诈与骗保的可能。
一来,个人医保账户的钱无法提现,导致用户出现一个畸形的消费心理,就是个人医保账户的钱不用白不用,对价格敏感度低,助长了药店给医保支付用户各种抬价。
二来,药店数量庞大,监控难度高,这也冲着套取医保账户资金的目的去的药店不在少数,尤其是乡镇药店。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 70.5万家,全国药店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68.37万家。
此外,数据还显示,早在2023年8月底,全国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达48.4万家,而四十多万的药店,每天都会产生数倍的交易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无疑对药品价格的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很多药店抬价套取医保账户资金,成了一件风险极小的事情。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当药店的数量接近七十万家,我们就能感受到,卖药这门生意到底能有多赚钱,但他们显然还不满足,想额外赚取更多的老百姓血汗钱。
本来开通医保支付渠道,对于药店来说,是一种免费获客的方式,然而他们的胃口大到让人目瞪口呆,有了医保支付这张牌后,他们又想着一边用低价吸引自费用户,另一边通过抬价,使劲薅医保的羊毛。
而套取个人医保账户资金,本质上是这些药店一场针对14亿人救命钱的集体抢劫。
然而,针对医保支付的阴阳定价,也只是药店套取个人医保账户的一种方式,比如虚假处方那是更加疯狂,能有多疯狂呢?小柴也是找到了几个案例,贴出来给大家感受一下。
大概是今年初,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一个案例:6家药店在3年多时间通过伪造门诊慢特病处方,套刷医保基金1413.25万元,违规套刷9025人次,涉嫌骗取医保基金423.97万元。
另外,在2024年初的一起案例是,哈尔滨4家药店用上万张假处方,套取过亿医保金……
你敢想象,4家药店,就能从老百姓手中抢走上亿的救命钱?而要知道,我们可是有六十多万家药店,这里面有1%这样的店,医保账户那点钱,几年时间,就能被它们薅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全国法院每年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分别为306件、407件、500件,案件数量逐年攀升;
此外还有数据显示,去年前九个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通过飞行检查和大数据筛查,共追回医保资金16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提出推进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为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这有望从“疏”的角度让药店远离“阴阳价”。
此外,10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的的通知中首次给这种阴阳定价定性,即同一药品对医保患者售价高于自费患者即属价格歧视行为,这也意味着监管的重剑正式落地,自然,医药行业套补的这场妖风也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了。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肆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