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闲家”到“庄家”:货拉拉等待IPO的胜利

最近,货拉拉(上市主体为“拉拉科技”)叒叒更新了上市招股书。

作为港股IPO路上的“钉子户”——货拉拉,在过去两年可谓是吊足了投资者们的胃口。

一边是品牌业务高歌猛进、平台规模优势尽显,但另一边却偏偏就是敲不开港交所的大门,一次次地递表,一次次地无疾而终……

相比之下,天眼查APP显示,诸如满帮、快狗打车等一众后来者们,早在2021年、2022年就相继走完了上市之路。

从“闲家”到“庄家”:货拉拉等待IPO的胜利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困住了货拉拉?

这一次的它,又能否打破魔咒,顺利登陆港股资本市场呢?

货拉拉IPO,快赌赢了?

对于货拉拉IPO路上的“叫好不叫座”,现在投资市场的一大共识是:

问题可能出在了监管合规层面。

据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货拉拉是2025年上半年全球闭环货运GTV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市场份额高达53.3%。

也是同期全球闭环货运GTV最大的同城物流交易平台、全球已完成订单数量最多的物流交易平台、全球平均月活商户最多的物流交易平台。

同期,按闭环货运GTV计,货拉拉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69.8%,处于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

在这么一个背景下,监管合规性势必就会成为一大关注点。

毕竟,近70%的平台市占比,本就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偏向于“垄断”。

更不用说货拉拉的商业模式还决定了其不能只关注平台经济,还需要平衡好成百上千万的司机和货主们的权益诉求。

特别是司机,从招股书来看,此前货拉拉的核心收入就来源于向司机们收取“佣金”和“折扣计划费”。

所谓的“折扣计划费”,可以理解为司机们向货拉拉支付的会员“月费”。不同的会员等级对应着不同的抽佣比例,等级越高,平台对司机的抽佣比例越低,还可能享有优先派单等权益。

以深圳市场(同城货运服务)为例,非会员的“无等级”司机需要缴纳15%的订单金额作为佣金;月费为209元的一级司机会员,佣金率是11%;月费为499元的二级会员,佣金率是8%;月费为709元的三级会员,佣金率就只有5%……

从“闲家”到“庄家”:货拉拉等待IPO的胜利

 

这种抽佣设计理论上没有问题,平台不仅能稳赚不赔,而且还可以收获两份收益。

对于业务熟练的老司机们来说,如果订单量足够多,那么成为更高等级会员似乎也能够接受,总收入的增长可以抵消额外的月费支出。

但可惜在后来经营管理中,当市场竞争的α因素加入后,货拉拉对于商业变现和司机权益保障的共荣平衡就逐渐被打破了……

暴露出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2021年——2024年,由“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等部门多次约谈提及的:平台随意调整计价规则、多重收费,“采用一口价订单、上线‘特惠顺路’产品等方式恶意压低运价,损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等等。

结果不必多说,在频繁被约谈、接连要求整改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对货拉拉自然也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IPO上市失败就成为了必然。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货拉拉们也在有意识地调整运营管理策略,不断缓解平台与司机对立的舆论困境。

比如自2024年以来,货拉拉就持续实施了为司机降费、降低抽佣的政策,2025年3月,货拉拉还进一步发布《关于推动算法公开透明、向上向善机制的公告》,首次公开核心算法规则,明确承诺定价不采用“杀熟”机制,并加大订单补贴和降抽佣力度。

5月份的算法专题研讨会上,货拉拉再度宣布2025年以来平台拼车、用户出价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6%,100公里以上长里程订单抽佣比例平均降低4%,预计2025年将降低抽佣共2.3亿元……

7月,货拉拉又签署了《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自律公约》;8月再发公告,明确长里程订单降抽佣方案,设定抽佣金额上限等多种保障举措。

同时在社会保障方面,货拉拉还表示公司正在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至17个省市,扩围后将覆盖货拉拉平台80%以上的司机……

可以说,如果只看到这,货拉拉几乎是已经扫清了所有的上市障碍,整体基本面也没有太大的硬伤了。

但偏偏意外出现了,今年9月份,市监总局突然约谈货拉拉,要求其严格遵守《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落实反垄断合规主体责任,及时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货车司机、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合法权益……

随后,货拉拉表态称:(我们)全盘接受,坚决落实约谈要求,立即开展整改。

这一下子就让此次货拉拉IPO赢面很大的局,突然又蒙了上了几分不确定性……

“庄家”思维:货拉拉的2.0时代?

在最基本的合规性方面频频“翻车”,但货拉拉却依然能够获得11轮资本投资者们的关注,靠的是什么?

一句话来说就是,足够亮眼的业绩成长性。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货拉拉的营收分别约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和15.9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0%。

今年上半年营收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

这一业绩表现的背后,一方面是2023年至2025上半年,货拉拉中国境内“货运平台服务变现率”的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为10.3%、9.6%和9.2%。

这实际上是平台逐步调整收费策略,实施减费、设置抽佣上限等举措的直接结果,也是货拉拉对外界监管压力的消化和回应。

从“闲家”到“庄家”:货拉拉等待IPO的胜利

 

以至于现在,虽然货拉拉的“货运平台服务”收入规模还在增长,但同期对应的营收占比却从58.3%快速下滑至了现在的44.9%。

但好在,另一方面货拉拉的第二增长曲线(中国境内)“多元化物流服务”收入占比在快速增长,一路从2022年的29%增长至了2024年的33.1%,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40.1%。

此消彼长之下,货拉拉的业务营收结构也逐渐实现了优化调整,这或许才是其现在敢于降佣、降费的真正底气。

不过代价也很明显,哪怕货拉拉已经尽可能地降本增效了,但盈利能力依然被迫承压。

2023年至今年上半年,货拉拉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61.2%、57.8%和52.3%,整体出现了连续性的下滑。

如果单从数据来看,这主要跟履约成本的快速增长有关,或者说跟国内“多元化物流服务”成本的快速增长有关。

前者的成本占比,两年半增长了13.6%;后者增长了13.2%。

对此,货拉拉在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的解释中也提到,受“中国内地多元化物流服务收入组合的变动,当中毛利率一般较低的线下企业服务客户订单增加”等影响……

在此背景下,即便货拉拉从2022年开始就不断压缩优化员工成本占比,一路从9.8%下滑至了2024年的6.0%,今年上半年为4.8%。

从“闲家”到“庄家”:货拉拉等待IPO的胜利

 

对应的三费(销售及营销、研发和一般及行政)开支也呈现出“下台阶”趋势,即降幅基本保持同频。

2022年,货拉拉的营销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行政费用率均在19%左右;2023年,三者均下降至了13%-14%;2024年,三者又都在11%上下;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下降至了7%-10%之间。

降本的原因之一,便是招股书中多次提及的精简/改善员工架构,优化运营效率而来的

但就算如此,货拉拉的经调整利润率还是出现了波动下滑的趋势。2023年、2024年分别为29.3%、31.4%,今年上半年则又回落至了29.1%。

所以某种程度上,现在的货拉拉,其实是有点拿盈利能力换成长性、上市合规性的意味

从轻重缓急的角度看,这在短期内自然是行得通的,但未来一旦成功上市,可能就需要货拉拉重新平衡好平台、司机和货主们的三方利益了。

毕竟从现实来看,或许是上市迟迟未果、也或许是平台盈利模式受到监管约束,近年来,货拉拉的估值在业务版图的扩张中,就已经出现了反方向的回落。

《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货拉拉的估值已从2023年的900亿元,下降至了2024年的650亿元,缩水超27%。

所以,如果未来货拉拉想要在资本市场上更进一步,要么需要重新找回盈利能力,要么就需要更大的成长性故事,来进一步释放投资者们想象力。

不过,对当前体量的货拉拉来说,能真正挑动资本市场神经的故事并不多,就两点:

一是海外市场;二是布局AI自动驾驶。

对于前者,货拉拉基本已经走上了正规。

截至2025年6月,货拉拉的全球业务已覆盖了14个市场超过400个城市。

虽然对应的境外营收占比并没有太大提升,但重要的是,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GTV计,2024年境外同城公路货运市场规模约为中国同类市场的三倍。

且2024年全球公路货运总交易额中仅有2.4%通过数字平台完成。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这一比例到2029年将达到3.4%。

这种低渗透率、高增长潜力的市场特征,再加上货拉拉在境外市场货运平台服务15%左右的高变现率,无疑都将为其带来更长远的增长想象力。

对于后者,货拉拉似乎就有点落后了。

现在货拉拉对AI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更多集中在了互联网货运平台算法上,招股书中有关“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的字眼却几乎没有出现。

整体似乎缺乏一种FOMO(害怕错过)情绪。

但在实际投资中,对于未知的新鲜事物,大厂们几乎都是宁错过,不放过,害怕被颠覆。

比如ChatGPT出来时,百度紧跟着就推出了文心一言大模型;比如美团闪购做大以后,阿里、京东外卖们也迅速加码跟进;又比如sora爆发后,快手、字节们立刻就拿出了“可灵”“即梦”……

那么现在看着武汉满大街跑,且已经实现盈亏平衡的萝卜快跑,货拉拉们是不是更应该提前做好战略准备呢?

写在最后:货拉拉的创始人周胜馥曾做过数年的职业德州扑克手,在牌桌上的生涯,甚至堪称现实版的“赌神周润发”“赌侠刘德华”。

也许见惯了太多激进的代价,所以当回到商业层面时,反而造就了现在货拉拉在自动驾驶布局方面的保守谨慎。

但毕竟和彼时牌桌上的地位不同,现在的货拉拉不再是需要精准计算每手牌赔率的“闲家”,而是手握行业重筹、定义游戏规则的“庄家”。

庄家们的胜利之道,就在于敢于运用手中的“无限火力”优势,果断押注未来,从而覆盖每一个可能致胜的赛道。

所以这一次,货拉拉们们要做的不是跟注,而是彻底的洗牌……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信息前沿

微博智搜:一道热点AI“预制菜”

2025-11-4 16:34:33

信息前沿

中国Robovan腾飞,无人配送黄金时代已至

2025-11-4 16:34: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