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近年来,驼奶品类热度飙升。2024年抖音电商驼奶及驼奶粉TOP10品牌中,7家销售额较2022年11月实现增长,部分品牌增幅超10倍。然而,繁荣之下不乏滥竽充数者。就在近期,一款品牌名为谷掌柜的骆驼奶片,被曝出¹真正的驼乳粉含量仅有2%,成本不到8元却以89元的高价出售。同时,还涉及虚假宣传等诸多问题。

驼奶市场乱象不止,滥竽充数者何时出清?

据悉,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名为“谷掌柜”的旗舰店,不仅自诩为“中国综合驼奶制品开创者”,更宣称自身是“全国驼奶制品连续三年全网销量第一”。平台数据显示,其过去三年累计售出1000万件商品,位居驼奶粉品类热销榜前三。然而,在这耀眼的“销量”光环之下,却是诸多产品名不副实的“智商税”陷阱。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以一款售价89元的“骆驼奶片”为例,其不仅在产品名称上高调冠以“驼奶”,还以此为核心卖点进行大肆营销。商家通过对比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的方式,刻意暗示骆驼奶优于牛、羊奶,以此制造差异化噱头,诱导消费者下单。

荒诞的是,该产品中“驼乳粉”的真正含量仅仅只有2%,在配料表中位列末位!并且据业内人士估算,即便按10%的较高添加量计算,一罐100克奶片的出厂成本也仅需8元!这场商家精心调制的“认知错觉”,让驼奶这门生意变得十分地“暴利”。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破坏了驼奶行业的良性发展。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由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配料应按添加量由多到少排序。而该产品添加最多、排在首位的成分实为“全脂乳粉”(来源于牛乳),其次是含乳食品基料粉(类似于植脂末)、食用葡萄糖。

正因如此,它既无法与纯驼乳奶片比拼“真材实料”的纯度,也难以在“营养品质”上叫板普通的牛乳奶片。其所标榜的蛋白质优势,在产品身上荡然无存。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这更像一款披着“驼奶营养”外衣的 “高糖小零食”。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谷掌柜”的套路不止于此, 其部分儿童驼奶粉竟公然打出“补脑”“助力高个子”等功能概念,甚至给出服用效果和期限承诺。但这些产品,实则是普通食品。《广告法》规定,普通食品广告不允许出现任何功能疗效承诺。而其已非打擦边球,而是赤裸裸地踩踏法规红线,将儿童健康当作牟利噱头。

新政之下,钻空子的“方便食品”

无独有偶,凭借约130万单的销量在某电商平台的年度驼奶粉畅销榜上位居榜首的“吉美莱高钙益生菌骆驼乳”,也被曝出同样的问题²:产品无论是名称、包装,还是营销上都以“骆驼奶”为核心,甚至还宣称“专研骆驼乳粉、连续多年销量领先”,看上去很容易让人感觉这就是货真价实的驼奶粉。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但实际上,这款产品的1000克重中,驼奶粉占比只有0.03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关键的是,在这款产品配料表中,排在前列是“燕麦粉和大豆蛋白粉”。而且其产品类别根本就不是乳粉和调制乳粉,而是“其他方便食品”。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除此之外,销量达20多万罐的“悠士康益生菌高钙骆驼乳”,也属于“冲调类方便食品”。打着骆驼乳的名称,1000克重里真正的驼奶粉只有100克。而在这款产品配料表中,排在前列的是“燕麦粉和乳清蛋白粉”。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据悉,这些产品大多执行的都是GB19640冲调谷物制品国家标准。根据定义,这类产品以谷物或其他淀粉质类原料为主,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熟制和/或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直接冲调或冲调加热后食用的食品,如麦片、芝麻糊、藕粉等。

今年2月8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和调制乳粉》(GB19644-2024)正式施行,该标准覆盖骆驼等乳畜来源的乳粉和调制乳粉产品,对规范乳粉市场、推动提质升级的意义重大。其中明确,原料必须为“单一品种”,不再允许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乳源,且调制乳粉来自主要原料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然而现实却泼来一盆冷水:新规之下,乱象并未绝迹。 泥沙俱下的驼奶市场,依旧暗流涌动。更有甚者,竟将“方便食品”属性当作规避监管的挡箭牌,玩起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把戏。这不仅持续透支着消费者的信任,更如附骨之疽,侵蚀着整个品类的健康肌理,令其良性发展局面岌岌可危。

掺杂使假背后,稀缺供给难追市场狂热

值得深究的是,这些掺假乱象的根源,正根植于骆驼奶产业与生俱来的短板。 与牛羊等传统奶畜相比,骆驼不仅存栏量稀少,产奶效率更是低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骆驼数量只有63.4万头。虽然与2023年相比,已经增加了5.43万头。但同期牛、羊的数量分别高达1亿头和3亿头,骆驼的数量不过是它们的零头。

驼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而且据知情人士介绍³:一头母骆驼一生最多也只能生6头至7头驼羔,每次需要经历13个月左右的孕期。但它的哺乳期却并不长,只能维持14个月左右,而且必须有小骆驼在身边,嗅到驼羔的气味才会产奶。

因此, 无论是从稀缺的骆驼数量,还是从低效的产奶特性来看,骆驼奶都注定了其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然而, 市场的需求却在持续升温。塔望食研院发布的《中国骆驼奶行业及消费需求洞察报告》显示,我国驼奶粉市场销售额从2008年的约3亿元一路攀升至2020年的104亿元,并预计将在2026年增长至近200亿元。

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很大程度上源于骆驼奶所宣传的独特营养卖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⁴的介绍,骆驼奶和牛奶的蛋白含量是相似的,但骆驼奶在脂肪、乳糖含量上更低,而维生素C、钙、钠、铁、氯等成分的含量则更高。在这些差异化的营养宣称,叠加部分商家的夸大描述,驼奶成功地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关注。

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尚未形成头部品牌的格局,使得众多企业纷纷闻香而动。然而,其中既有秉持长期主义深耕驼奶产业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不少企图短期牟利的投机者,加剧了市场乱象的发生。

可上述案例无异于一记记沉重警钟:敦促监管部门需进一步织密监管网络,对乱象必须重拳出击告诫从业者任何弄虚作假的套路,终将反噬自身提醒消费者擦亮双眼,细辨执行标准与配料信息随着多方合力,相信终能正本清源,让驼奶行业走出“冰火两重天”的困境,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注释:

¹郭铁,新京报,《谷掌柜“骆驼乳”产品调查:奶片仅2%驼乳粉;宣称驼奶降三高》

²范显斌,中国食品安全网,《3·15特别报道:低价热销“驼奶粉”乱象调查》

³生物学专家张岩峰,丁香医生,《继水牛奶后,骆驼奶也来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⁴裴洪岗,drpei,《骆驼奶有特殊功效吗?》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信息前沿

体检报告单不香了?爱康国宾的健康牌怎么打?

2025-8-1 14:35:25

信息前沿

强技术高品质打开市场 徕芬顶着刻板偏见突出重围

2025-8-1 18:45: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