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随着出生率的走低以及消费市场日趋理性,越来越卷的辅食市场也深陷增长困境,此前冲刺北交所上市的英氏控股在两次延期回复问询函后目前上市审核状态为中止,此前问询函中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颇受外界关注,而且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的现实之下,其高度依赖代工模式、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的问题也一直被诟病。

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准备不足,两次延期回复后上市审核中止

 

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企业上市进程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其中辅食行业少有成功上市的企业,因此英氏控股冲击北交所上市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更加受关注。

 

据英氏控股公告,由于财务报告有效期即将到期,根据有关规定已向北交所提交了中止审核的申请文件并获批准,目前英氏控股在北交所上市的审查状态已中止审核。

 

今年6月英氏控股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正式开启了北交所上市的征程,然而7月10日就收到了北交所下发的问询函,问询函通常是交易所对企业上市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疑虑,要求企业进行详细解答说明。而北交所这份问询函中问题直指要害,涉及股权结构稳定性、募投项目必要性及合理性、商标纠纷、代工模式、食品安全风险、财务信息真实性等5类13个问题。

 

其中研发费用核算方面要求英氏控股说明各期研发投入的明细构成,与受托生产厂商联合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如何准确划分产品成本及联合研发费用,发行人报告期内研发项目成果转化情况,以及研发投入大幅增长的合理性等。此外还有关于股权清晰及实际控制权稳定性、“英氏” 商标纠纷进展及影响、经销模式内控有效性及终端销售真实性、各类推广活动费用的真实完整性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询函,8月6日英氏首次申请延期提交审核问询函的回复,申请将回复期限延长20个交易日,9月4日英氏再次发布公告申请延期回复,申请延期至9月30日前提交回复。对于两次延期的原因,英氏表示收到北交所《审核问询函》后公司及中介机构就审核问询函中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核查,并根据核查情况对审核问询函进行回复。由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规模较大,公司及中介机构完善问询回复尚需时间。

 

虽然北交所的上市门槛相对更低,但监管层对拟上市企业的合规性、可持续盈利能力及风险管控能力都有要求,英氏控股多次延期回复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在应对监管质疑时的准备不足。

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积极起草多个标准的英氏,食安问题引质疑

 

不论是婴配粉还是辅食市场对于食品安全的敏感度都很高,不止要求生产过程安全卫生,在原料选择及成分添加层面也愈加追求健康天然,但目前国内辅食行业只有婴幼儿谷类辅食、罐装辅食、辅食营养补充品有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大多辅食品牌都有布局的婴童食品行业却没有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英氏近年来积极投身于标准制定工作,试图通过制定规则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英氏共牵头或者参与制定了《婴幼儿辅食加工用大米》团体标准、《婴幼儿辅食加工用小麦粉》团体标准、《儿童营养面条类制品》团体标准、《食用油(适用于婴幼儿)》团体标准以及湖南省地方标准《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良好作业规范》、《粉状食品中肽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因此英氏也在宣称自己推动辅食赛道规范化发展,这一系列标准制定工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氏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影响力。

 

但在推动标准制定的同时英氏食品安全问题却屡遭质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英氏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并不少见,9月5日有消费中投诉称英氏磨牙棒吃出一根毛发、8月29日有消费中投诉称英氏二阶米粉里面有黑色偏灰的异物、7月22日有消费中投诉称英氏婴幼儿猪肝粉里有虫子、6月19日的投诉称婴幼儿波浪形磨牙棒中有不明异物等,此外还有英氏婴幼儿磨牙棒未到保质期却发霉、鳕鱼肠吃出异物、二阶胡萝卜米糊有异物等投诉内容。而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分享自己购买的英氏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经历。

 

北交所要求英氏补充提交其以及子公司、委托生产商、物流供应商报告期内是否存在因产品安全问题、卫生问题被退换货、投诉、消费者纠纷、行政处罚或诉讼纠纷的情形,若存在列示相关背景、次数及涉及产品、金额,是否存在负面舆情等。这些问题直指英氏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婴幼儿食品行业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可能打击企业品牌形象,英氏如果不能妥善回答不仅会影响其上市进程,还可能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

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否认代工传闻,实际米粉代工历史刚结束不久

 

在英氏婴儿米粉异物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英氏客服曾回应称公司米粉产品目前全部产自湖南长沙的自有工厂,称“涉事米粉来自代工厂,为不实信息”,并表示其生产流程和质检报告能够确保产品在未开封状态下不会出现异物。不过虽然英氏客服强调米粉为自有工厂生产,但其代工模式仍然受到不少质疑,财务信息中也显示仍然比较依赖代工生产。

 

此前英氏在新三板挂牌时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委托生产收入分别约为5.31亿元、6.96亿元、5.4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56.31%、53.68%、63.53%。北交所的招股说明书中虽并未公布委托生产的收入情况,但公布了代工产品的采购量及采购金额等信息,2022年-2024年委托生产产品的采购金额分别约为2.1亿元、3.4亿元、4.17亿元左右,占比仍达到39.8%、52.2%、55.1%左右,其中仍然包含米粉业务,采购金额为为8842.84万元,占比达21.18%。

 

英氏曾解释称“米粉产能在2022年已趋于饱和,故从2022年年底开始委托生产米粉产品;2024年公司新投产浏阳生产基地,增加了米粉产线产能,截至报告期期末,随着英氏浏阳生产基地的顺利投产,公司已不存在委托生产米粉产品的情况。”

 

梳理英氏的发展可以看到英氏方面米粉代工历史其实刚结束不久,其所说的自有工厂生产应该是浏阳生产基地投产后有了充足的产能支持,才结束了委托生产米粉产品的情况。

 

而且从英氏2024年财报以及2025年半年报中也能看到其生产模式的变化,2024年财报中还存在委托生产米粉的相关表述,而到了2025年半年报中则明确提到其自主生产的食品主要有婴幼儿辅食产品中的米粉,并且部分婴幼儿辅食、儿童食品、营养食品仍然是委托生产。

 

北交所招股书披露,2024年英氏委托生产的婴幼儿辅食中饼干类采购金额为9704.1万元,在委托生产的品类中占比较大。零食类、佐餐油、面条、果蔬泥等品类也依然需要代工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可见在其他众多产品品类上代工模式在英氏控股生产体系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多品类产能利用率不高,募资合理性受质疑

 

根据招股书信息,英氏控股此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3.34亿元,其中,7169.43万元拟用于湖南英氏孕婴童产业基地(二期)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布局,有望为公司的产品升级和新品研发提供支持;4820.32万元拟投入婴幼儿即食营养粥生产建设项目,7281.49万元用于产线提质改造项目,通过对现有产线的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需求。

 

但招股书中列出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却不太乐观,2022-2024年英氏控股的米粉产能利用率波动明显,分别为99.78%、108.19%和72.53%,2022年和2023年米粉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甚至2023年超过了100%,这表明当时市场对英氏米粉的需求旺盛,公司生产能力满负荷运转,2024年时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2.53%,这可能和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自身市场策略调整等因素有关。

 

同期纸尿裤、成长裤、纸尿片的产能利用率同样闲置状况明显,2022-2024年纸尿裤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36%、53.1%和85.06%,成长裤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9%、69.23%和85.73%,纸尿片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9.55%、23.47%和16.79%。纸尿片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英氏在纸尿片市场中可能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且销售情况不佳的情况。

 

此前北交所在7月份的审核问询函中直指英氏控股上市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募集资金规模的合理性,在产能利用率仍有闲余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扩大产能,是否真的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新增产能能否被市场有效消化?而且不少产品均采用委托加工模式,为何营养粥产品却要自建生产线,这些都是亟待解答的问题。

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研发占比连续三年不足1%,科学喂养还是营销故事?

 

在婴幼儿食品市场中研发投入关乎企业的产品创新和长期发展,英氏在这方面的表现却引发了诸多关注,原因无他,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始终很小。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英氏研发费用分别为552.98万元、921.24万元、1714.83万元、805.15万元,虽然从数据上看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到76.10%,增长态势明显,但此间的研发费用率仅为0.43%、0.52%、0.87%、0.71%,连续三年半均不足1%。一些知名的婴幼儿辅食品牌研发费用率通常在2%-5%之间,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这一研发费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可能会影响英氏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但从英氏近几年的品牌建设来看,其围绕科学喂养的旗号提出了科学5阶喂养体系,并宣称重新定义婴幼儿喂养标准,这一体系依据宝宝“能坐了”“爱咬了”“爬得溜”“能独站”“走得稳”五大成长体征阶段,精准匹配各阶段专属营养与辅食喂养方案,而且还称自己长期致力于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

 

英氏确实在不少产品中强调其科学性,比如添加了HMO的优力衡婴幼儿高蛋白配方米粉宣称由博士后团队研发,“科学分阶 匹配宝宝每段成长需求”。其官方微信号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确实有所行动,其中和江南大学共创婴童未来食品实验室研究怎么让宝宝吃得安心、吃得科学,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创婴幼儿辅食与营养产业发展研究院推动更适合婴幼儿体质的喂养解决方案落地,此外还联动上海交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

 

对于英氏的研发情况,北交所要求其说明各期研发投入的明细构成,与受托生产厂商联合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如何准确划分产品成本及联合研发费用,发行人报告期内研发项目成果转化情况,以及研发投入大幅增长的合理性等。简单来说可以看作是要求英氏说明自己究竟是在真刀真枪搞科学喂养研发,还是仅靠营销故事包装品牌。

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销售费用连年递增,募资仍有近亿元用于品牌建设及推广

 

由于不少行业都涉及市场竞争,企业需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品牌建设、促销活动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因此不少消费品企业的销售费用都比较高。英氏控股也不例外,其财务报表显示,2022-2024年英氏的销售费用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4.54亿元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7.21亿元,三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5.04%、34.26%、36.53%,而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达到3.9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5.07%,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从销售费用构成来看其电商平台相关费用占据了很大比例,2022-2024年平台推广费分别为1.5亿元、2.1亿元和3亿元,增长迅速,同时平台使用费及佣金也在逐期增长,从2022年的4648.52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12亿元。对此英氏解释称,由于互联网线上流量增速放缓,线上商家的促销推广竞争日趋激烈,促销推广成本有所上升,为保持在天猫等头部电商平台的曝光度以及强化品牌效应,公司丰富了推广的方式,加大对核心品类与新品类在各个平台的投入力度与广度,而且公司线上渠道销售规模快速增长、抖音等平台的拓展以及推广力度的增加,也综合导致了平台使用费及佣金的增长。

 

在销售费用已经如此高昂的情况下英氏仍在继续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在计划募集的3.34亿元资金中,英氏拟将9405.80万元用于品牌建设与推广项目。不可否认,持续投入品牌建设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婴幼儿辅食市场中,品牌性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广告宣传、市场推广等手段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英氏的产品和品牌理念,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建设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市场对于辅食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品牌性并不是选择的唯一决策,市场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营养和安全性。如果英氏不能在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等方面同步发力,仅仅依靠品牌建设可能很难取得想要的效果。

英氏北交所上市中止,“科学喂养”的故事暗藏隐忧

 

高溢价≠高品质,品牌竞争力愈显不足

 

在竞争激烈的婴幼儿辅食市场中,竞争力是企业争夺市场的关键,英氏作为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品牌,其“高溢价”策略面临一定的挑战,就以米粉产品来看,其前不久推出的HMO优力衡婴幼儿高蛋白配方米粉定价129元,而普通款米粉定价则在50+元上下,而特级有机酱油(减盐型)110ml券后19.8元,宣称特别减盐61%,和普通调味品品牌的同类型产品相比虽然钠含量确实低了很多,但价格却翻了数倍。

 

公开资料显示,英氏控股的核心业务涵盖婴幼儿食品及卫生用品两大领域,旗下拥有专注婴幼儿辅食的英氏、主营婴幼儿卫生用品的舒比奇,以及定位营养食品的伟灵格、专业儿童食品品牌亿小口等,覆盖了米粉、面条、果泥、营养粥、肉酥、营养品等产品,品类覆盖较为全面,但核心品类仍然依赖代工,不仅“分阶喂养体系”尚未形成类似的市场认知,在功能性辅食、低敏辅食等一些新兴的辅食品类上布局相对较晚,产品种类相对较少。

 

英氏此次冲击北交所上市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从两次延期回复北交所问询函就可以看出其在应对监管审核时的准备不足或问题的复杂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影响了品牌声誉,可能让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产生了信任危机,而且生产过程中米粉虽然结束了代工历史但其他品类仍高度依赖代工模式,这带来了品控风险和成本控制的难题,另外如果产能不能有效规划,可能导致后期资源浪费和财务压力增大。

 

行业思考:英氏控股的情况或许也是不少婴幼儿辅食品牌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上市并不意味着成功,相反有时候上市仅仅是开始,上市后不论是财务状况还是企业管理情况都面临更加透明的监管,尤其是英氏所处的婴幼儿辅食行业对于安全的关注度很高,上市反而在无形中暴露出了企业多方面的短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信息前沿

看童装的新战场,“超级纤维”背后的财富密码

2025-10-13 15:08:24

信息前沿

臻藏假日,续写理想 | 金边,让假期回归生活

2025-10-13 15:16: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