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交所和深交所预计各选1只中证A500ETF纳入期权标的。
去年9月,伴随着“中国版标普500”的中证A500指数横空出世,各家基金公司的宣传海报如潮水般汹涌,铺天盖地席卷了各个角落,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短短一年时间里,近80家基金公司下场布局中证A500指数基金,包括ETF、ETF联接、普通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品种在内,全市场成立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超过260只。
有公募人士感叹:“从业十几年,从来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子。”
然而,在经历短暂的喧嚣过后,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宣传陷入沉寂,营销也逐步转向常态化。
如今,随着一则消息的出现,中证A500指数或将迎来关键一役。
据悉,上交所和深交所预计各选1只A500ETF纳入期权标的。
这也意味着,沉寂许久的中证A500指数大战,将重燃战火。
时间拨回到一年前。
首批中证A500ETF发行伊始,产品营销战便迅速白热化。
各家基金公司不仅在线上进行直播、发海报视频软文,还有不少公司选择在线下投放地铁、户外大楼的广告。
一些基金公司为了能拿到首批中证A500ETF的入场券,由公司总经理直接挂帅;更有基金公司,仅在中证A500ETF单只产品上的预算就给到了上千万。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0只首批上市的中证A500ETF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规模便突破千亿,创下境内指数相关基金最快“破千亿”规模纪录。
后来,随着第二批产品的上市,中证A500ETF总规模在去年12月突破2000亿元,超越科创50指数,成为A股市场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
今年上半年,中证A500ETF总规模曾一度接近2700亿元,并有望挑战3000亿元整数关口;但进入下半年后,受市场波动与部分产品净赎回影响,其规模逐步回落。
未来,一旦中证A500ETF期权获批,其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此前,在创业板ETF期权及中证500ETF期权获批后,对应ETF份额在短期内分别增长超过40%与60%,拉动效应显著。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为了旗下中证A500ETF纳入期权标的,势必会再次掀起新一轮中证A500指数大战。
这是因为,入围产品大概率将获得资金“虹吸效应”——机构投资者为构建对冲组合或波动率交易策略,会更倾向选择流动性更优的期权标的ETF,进而推动其规模进一步集中;未入围者则可能陷入“规模缩水-流动性下降-资金出逃”的恶性循环。
那么,究竟哪些中证A500ETF有望率先“突围”、被纳入期权标的?
按照上交所和深交所预计各选1只A500ETF纳入期权标的标准,能入围者寥寥无几。
根据最新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10月15日,上交所规模靠前的A500ETF分别来自华泰柏瑞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深交所则是国泰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作为上交所唯一一只规模突破200亿元的相关产品,入围希望最大;反观深交所,国泰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这三家旗下相关产品,首尾规模相差仅20亿元,理论上均存在入选的可能。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5日
可以预见,未来一旦中证A500ETF期权获批,原本“群雄逐鹿”的市场或将快速向“寡头主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