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侵扰,让无数人的身体经受了重重考验,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与疗效逐渐凸显,展现出了我国千年文化底蕴的独特优势,更是中国抗疫方案中颇具特色的一笔。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医的受益者,疫情带给中医药行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宏观上来看,中医药行业目前在舆论、政策以及定位等方面,所处的位置都是极好的,留有的发展上升空间很大;但从微观上来看,目前大众的中医药整体消费水平居于中等偏下,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中医药消费能力持续低走。中医药行情的改变,也在重新定义着一个新的开始,无论是个体中医诊所,还是大中型中医医馆,都已经进入到了发展拐点期,只有加快变革医疗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全新突破,守正创新,才可以成就中医药行业新发展。
抗疫期间的白衣使者段文娟
济南立和中医院院长段文娟,同时也是和正咨询、明和书院以及和友书会的创始人,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山东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结合多年医疗机构操盘经验,段文娟从医馆的常用营销方式、共享模式与异业合作、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医馆标准化运营体系四大方面深入剖析了医馆的运营管理,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医馆管理运营体系,搭建了标准化的专科建设、客服体系。
01
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提高中医馆经营组织管理能力
段文娟长期从事医疗管理工作,拥有丰富的医疗行业运营经验。她在医疗行业的奋斗历程中,始终认为中医应该回归本身,应坚守中医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内涵,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注建设企业组织能力,致力于青年中医成长和专科建设。
立和中医院
一直以来,段文娟在医疗行业的实践中,坚守着传承、建设、发扬中医的初心和使命,在她给予指导和帮助的企业中,她也时刻传输“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发扬光大、互利共赢”的建设理念与企业价值观念。
很多人认为有些中医馆的规模较小,不用组织管理,其实不然,再小的医馆都要组织管理。正如段文娟自己总结的那般:“一个伟大的制度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一个伟大的文化最核心的就是分配文化,一个优秀的系统总能激发人性核心需求。”
段院表示,在中医行业当中,尤其要关注一些优秀的运营人才,像是运营职业经理、创始人等等,他是整个机构当中的灵魂人物,是组织建设者、命令下达者,更是战略方向制定者,一旦战略定歪了,战术就歪了,但凡战术歪了,战略也执行不到位,企业未来的发展就会陷入迷茫。
如今的段文娟,除了是济南立和中医院执行院长外,更是运营院长和辅导院长。成立和正咨询工作室后,她辅导了多家企业,获得了圈内一致认可。作为一名既懂医疗,又懂营销的人才,在圈内很是少见。她自己也希望可以用学过的知识以及实操经验,去帮助更多企业走出困境,从而使得中医有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她着重强调,中医诊所以及相关机构要注重营销战略的搭建,营销是为医生插上了翅膀,“酒香也怕巷子深”正是这个道理。一个好医生,技艺是基础,而推广和营销则是助推和加持,让医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可以施展更多的才华与可能。
段文娟院长在给来宾讲解立和中医文化
段院深刻认识到医疗机构搭建要与时俱进,医疗服务需要换位思考,医疗技术需要传承和创新,企业组织要有应对市场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对内她不断推行组织内部管理创新,注重培训学习,打造高效服务型团队;对外链接同行异业机构资源,赋予企业新的动能。
此外,多年的咨询帮助与帮扶经历,让段文娟更加看到专科发展的潜力所在。专科能力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专科建设应有独立的品牌和运营体系,全科和专科之间应当保持平衡。并且,客服体系建设是平台赋能的重要环节,客服的回访很重要,电话或是微信回访方式是最方便、经济、有效的回访方式。
02
好中医为疗效负责,坚持名医好药良心
养生保健最好的理念就是治未病,中医就是让这一理念切实落到实处。作为济南立和中医院的院长,段文娟要求医院一切服务皆应以中医为前提,体现到治疗中的像是简便验廉、外治技术,开设医养结合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养老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等等。
冬至在医院喂患者吃饺子
尤其是在养老方面,段文娟认为在诊疗的前提下,应加入中医的特色照护,像把艾灸、刮痧、拔罐、针灸、中药贴敷融入到临床当中,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在居家护理方面,上门服务时,可以把推拿艾灸带到患者家里去,这也收获了患者的高度赞扬和好评,体验感极佳。
在妇幼保健方面,段文娟要求采取的是纯中医小儿外治技术,极大减轻了孩子对医疗的恐惧。像是做推拿的时候,医院会采取与以往不同的介质,不用喝中药,医生会将汤剂或者是粉剂研磨在孩子的穴位上,或贴敷于他的穴位,直达孩子的病灶,以一种更易让孩子接受的方式治疗疾病,这种理疗理念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
此外,中医治未病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不论是在预防保健方面,还是中医体检方面,都可以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起到预防、治疗和保健的作用,从而让身体的正气浮起来,抵抗力上升,降低患病可能。
中医治病,需要医药相互配合,段文娟对于医院内“药”的把控更是做得精益求精。因为药品品质直接影响疗效,段文娟团队对所有药品的供货商严格把关,溯源到源头,医院内每一味药都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获取到详细信息。当药进到医疗机构里时,需要经过四道工序验药,首先是老药工对第一道工序验药,药房主管对第二道工序验药,第三道工序是全体药房员工对药物进行把关,最后的第四道工序由医院专家组和医生亲自抽检药斗,检验药物是否符合临床标准。
段文娟对自己辅导的机构也是如此,照她自己所说,“我工作时,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控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得马虎,就算人家不理解,我也要这么做,我就是希望可以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完美,也许因为我是处女座吧!”段文娟幽默道。
“药”的质量问题保障以后,就需要对煎药过程做到严格把关,段文娟表示医院内所有煎出的药物均为纯手工煎制。由于机器煎药很难实现先煎后下文火无火,而纯手工煎药则可以完美保证,并且避免了药物煎不透的情况发生。此外,医院坚持用泉水熬药,讲究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有的丸散、高丹都由医院自己加工。
通过段文娟院长的介绍,笔者更加感受到了那份专业与责任,与对待病人和工作的耐心和热忱。就像是段院长说道的那样:“一名好中医是要为自己的疗效负责的,一切应以患者的最终感受和效果为评价结果,要坚持名医好、药良心!”
03
建设老中青三代中医梯队,用心用情传承中医文化
中医就是教育,做中医就是做教育。在日常诊疗工作当中,段文娟也把对中医的教育、对患者的教育、对健康的教育放在了诊疗和培训的前面,并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医文化和中医养生的认知。
立和中医院中药房区
段文娟带领医院不断加强老中青三代的中医梯队建设,如今中医老大夫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当下需要着力培养年轻中医,注重青年医师团队的搭建,让老中医在临床当中多加培养帮助年轻中医成长,传承中医文化,发扬中医技术,这是中医的命根所在,更是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加强青少年儿童的中医认同感,从小培养他们学习中医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段文娟每周都会协同医院举办“小小中医”的研学活动,希望孩子用自己的中医智慧来引领家庭的成长。小朋友们来到中医院,可以参观学习中医文化,了解中医发源,然后参与到称药、辨药、识药,做丸散膏丹等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对中医有更深刻的认识,懂得如何正确养生,并自觉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还能学会观察舌苔、观察二便,辨别何时会积食,何时会肺热等等,形成保健意识,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家庭形成带有中医智慧的生活方式。
此外,为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中医文化的魅力,段文娟与团队在中医院开设了很多有意思的项目,像是做茶道、花道、做艾条等等,让更多中老年朋友参与其中,搭建机会让人们参与到中医文化与中医活动当中,为进一步传承发扬中医文化做出努力。
中药化石陈列馆一角
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几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瘟疫和战乱,延绵至今,中医一定是功不可没的,正因为中医的默默守护,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日益繁荣昌盛。中医不止治已病,更治未病,未来如何把中医的治未病在我国的健康战略里边体现出来,是每一位基层中医最主要的使命和信念。
希望未来有更多像段院一样的人可以加入到建设中医、发扬中医的队伍当中,并懂得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医疗运营管理新突破,让更多人看到治未病的重要性,选择先看中医,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活力满满!
本文为医家头条总编望帆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家头条,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